Wednesday 31 May 2006

離開舊金山


        註:之前的日記都是英文打的,原本想說要不要翻譯了再放上來,不過實在懶懶的;就勞煩大夥自個兒看吧。最後兩天的因為沒來得及寫,所以現在用中文打上。



        今天是我們離開舊金山的日子;租了台車,打算要往南開上4.5個小時。



        其實舊金山市內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看到,所以一大早趁著老爸去Hyatt開會,拉著我娘衝向Grace Cathedral;打算能夠多看兩個景點就多看兩個。我的計畫是吃完早餐走路去太平洋高地看仿巴黎聖母院格式的Grace Cathedral,然後找找看有沒有公車可以搭到市政廳去。



        我們順著旅館往上坡的方向走到加州街,然後向著太陽高掛的東方走去。地圖上看起來還算近的距離走的有點腳軟,正當我娘達到爆發的臨界點的時候(她覺得可以坐車就不要走路);恰好看到一台舊金山特有的叮噹纜車停在起站,於是趕緊拿出乘車證拉著老媽跳上車。



        車在起站又等了一會,似乎是第一班發車;早上快要九點鐘,還有很多上班族一手拿著咖啡或報紙,一邊慢條斯里的上車找座位。感覺上在美國工作是種很悠閒的生活,比較起來,跟老爸約了十點半在旅館Lobby碰頭的我們母女倆好像還比較趕時間。



        車子好不容易開動,我才想到不確定要在哪站下車。



        於是趁著後方司機(一台纜車有兩個司機)有空的時候,偷偷問一下車子到底有沒有經過那個教堂。我覺得舊金山市的人們對於觀光客是很習慣的,從街頭巷尾的Wallgreen(類似屈臣氏加便利商店,很多都是開24小時的)裡面動不動一小塊地方專賣明信片、磁鐵跟鑰匙圈這類紀念品可以看出來。



        第一天問路的時候竟然還看到我問路的對象掏出地圖來跟我們一起研究。



        所以很順利的在Grace Cathedral後方的車站下車,趁著我在照相的時候,我娘肚子不舒服跑去找洗手間;等到我照完兩張公園跟一張大門,老人家已經跑的不見蹤影。除了一邊照相、一邊晃進教堂東看看西找找,到最後只好窩在教堂前一肚子氣的看著老媽突然從旁邊的建築物冒出來。



        老媽宣布他想回旅館休息,所以陪她走到公車站。



        路上碰到一位慈祥的老先生牽著一隻棕色的黃金獵犬向我走來,我忍不住蹲下去逗弄半天;老先生還一直表示他的狗狗平常很害羞,不太願意親近陌生人,並且稱讚我應該是好人。雖然很高興,不過,我猜他跟每個人都這樣說吧。



        送媽媽到了公車站,我自己一個人繼續往城市的南方走。



        一個人走在街上,這麼多天以來是第一次。因為不確定方向,所以每隔幾個十字路口就忍不住掏出旅遊手冊看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走對路。一大早的街頭上流浪漢也不少,為了避免看起來就是土觀光客好欺負的樣子,還特別等到每次跟人家西裝筆挺的上班族一起等紅綠燈才趕快看一下。一過馬路就趕快把書收起來一臉很有自信、我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樣子往前繼續走。



        好不容易走到市政廳,我的眼光倒是先被後方的兩棟圓形建築吸引。其中一棟建築物上有一塊圓形的牌子寫著California Seal之類的字眼,不過實在搞不太懂什麼意思。市政廳前的廣場公園超大的,我一直覺得很神奇的一點是:九點多快十點了,街上還是好多西裝革履的男士或者穿著套裝的女士,提著公事包、夾著報紙、手上一杯咖啡或者一塊糕點,慢慢走;一副正在準備去上班的樣子。



        她們也沒有特別晚下班,每天下午四點多街上就開始出現車潮。



        趕快照完相,十點鐘的時候我開始往旅館的方向走。回程雖然理論上不需要走上半小時,但因為都是上坡路,加上旅館附近的超市,前兩天去買東西的時候發現附近有間屋頂蓋成十字形的聖瑪莉大教堂,想要繞過去照張相,所以就沒有慢慢來的本錢。聖瑪莉教堂其實第一天city tour的時候在山上就有照到,那時候就覺得這棟建築物很奇妙,所以那天在超市的街口看到這棟建築心情超好的,沒有想到這麼靠近旅館。



        在旅館前兩個公車站的地方,被一個老黑人問候了一句Good morning。因為中國人沒有這種跟陌生人打招呼的習性,所以一開始沒反應過來,又向前走了兩步才突然開竅的回頭;很可惜只來得及給即將搭上公車的老先生一個笑容表示對不起跟謝謝。



        回到旅館是十點二十四分,我的時間管理超級成功。



        準十點半,我們拎著一票行李來到lobby,租來的雪佛蘭轎車停在大門口;我們就這樣揮別了會說中文的櫃檯人員,出發前往南部的San Simeon小鎮。



        San Simeon是個濱海的小地方,之所以打算開四個半小時的車來到這,主要是因為這地方附近的山頭上有個Hearst Castle。剛聽到這個地名的時候有點莫名奇妙,美國這個只有兩百年歷史的國家,哪來什麼Castle?後來查資料才發現這是美國一個有錢人,從世界各地買了各式各樣的古物回來裝點一棟超大豪宅;造就了一座美國的城堡。



        開車沒啥好說的;倒是晚上我們經過一個小鎮,有個很漂亮的長堤,趁著太陽正在下山,又是照了一堆照片。

Tuesday 30 May 2006

Dear all...


Forgot to tell you where I went, not that anyone should care....I'm in San Francisco, the bay 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the third day upon arrival and the second day we are gonna spend in the city. We arrived at 28th of May (USA time)at night, and spend the first day on a 5 hour city tour, plus a long long walk in the city to familiarize ourselves with the city streets.


I have lots of more to tell but am limited to the time- this internet access is darn expensive!! >_<


I've been keeping diaries and will post them up once I get access to cheaper internet, or, after I arrive at home sweet home.


Talk to you soon guys!


Shopping Day


        Today is shopping day!!



         It’s a major day to me as I was determined to get myself at least a couple pair of jeans in the very city where Levi’s was founded and the actual jeans were invented!



         Well, not really much to tell for the day, as the major part was really just, spending money! My mom and I went down to the SOMA area to a jeans outlet to get myself two pairs of jeans, and another couple for my brother, plus lots of t-shirts. Then we went to the Macy’s at Union Square, where my mom got a pair of jeans herself. Then to the huge Levi’s store to discover a sale going on, which ended me up with another pair of jeans, and some blouses…



         I have to say it’s a very good day! ^o^




City Tour


        Today is a hard day, at least it is so to my feet, lots and lots of walking.



        In order for my father to check himself in at the convention at Grand Hyatt at Union Square (there are at least two more of the Hyatt family in town), we decided to find our ways to downtown San Francisco at around 9 in the morning. Walking down Sutter street, it took about 40 minutes to reach the famous Union Square, with a very excitingly huge Levi’s building on the corner, the famous Macy’s and Neiman Marcus Department store across the plaza, and the St. Francis hotel right next to Victoria’s Secret. Tiffany & Co., Nine West, Niketown, and "
Maiden Lane" surrounding the area, no wonder they call this the shopping plaza.



         San Francisco is a city that’s built on hills, it is said that it’s sometimes nicknamed: “the city of seven hills”, which is wrongly assumed as the title originally belongs to the Italian city of RomeSan Francisco has more than just seven hills, in fact, it has 43 high and low hills.



        Therefore walking in the city is quite a task, especially when you are a visitor and don’t exactly know the way you are going. It was very tiring to walk back to the hotel, but we have booked ourselves a city tour that would cover 5 hours in the afternoon.



         The city tour was guided by a Chinese guy who’s been living around the area for a long time. We started out heading down the famous Castro area, which is sometimes considered “Gay heaven”. Past the Castro area, we began to climb up the hill of “Twin Peaks”, which is one of the higher hills looking down upon the city and therefore a major photo shoot site for tourists. It’s also easier to make out the whole city from higher ground. 



        Market street cuts right through the city with the rainbow flag dangling in the wind at one end. The second stop was a quick tour through the Bay bridge, which went cracking down when the famous earthquake hit the city. It was opened one year prior to the 
Golden Bridge and has an artificial island in the middle to support the bridge’s weight. The island is currently still a military base and is only partly opened to the public.


         The next stop was past Fort Mason down to the landmark: Golden Bridge, that we past through to take a look at Sausalito, the nearby seaside city which is famous for the art galleries and boat houses. From there we returned to San Francisco city back to the Lombard street, the most crooked street on earth. We also had a look on the famous Coit Tower and ended the day with a bay cruise at Fisherman’s Wharf which went around Alkratrez.


Sunday 28 May 2006

Arriving the states!


        After 11 hours of flight, we finally made touch down at the city by the bay. San Francisco, my first stop ever in the United States, turned out to be…well, let’s just say the first impression was not as I have suspected.



        Maybe it was the flight, leaving CKS airport 10 minutes to the hour 2300, and arriving at SFO around 1900 local time. The air was cold, the customs scarier than expected, and the traffic was heavier than I would have thought. Since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city, “Only in San Francisco”, most events are either over or yet to be started. We arrived at the night before Memorial Day, which means most of the stores are closed for Monday, and our first day at the city might be less exciting than described on the travel books.




        In order to save money for our limited budget, we have chosen the Best Western Miyako Hotel at 1800 Sutter street, which was right next to Japanese Town, and down the pacific heights. I must say it does feel very Japan, all signs are in bolded Japanese characters with tiny English translations beneath, most of the people here are Asians, either Koreans (since Korean Street is just outside Japanese Town), Japanese, or Chinese, quite a lot from Taiwan as well.




        I have to say that San Francisco is a very tourism oriented city though, given the fact that the street lights were more decorative than practical, and the city glowed in it’s own special way. However, while I looked up in the sky, I realized that the Americans must have had found a way to redeem the harm all that lightening may have done to prevent people from watching the stars in the sky. The night was in velvet marine blue with a cool breeze and a starry starry night.  



Friday 26 May 2006

真是多到寫不完...


        最近的新聞,真的很多啊。



        似乎全台灣只剩下兩則大新聞:台鐵案、駙馬案。新聞台動輒一個小時就專題報導只播這兩則新聞;剩下的零碎時段順便播些小道消息、社會新聞。國家沒剩下多少大事可以報。



        然後今天看曾經被抄台的T台時,看到匪夷所思的畫面。主播先是唸稿:為了移送李泰安,檢方與媒體進行大鬥法;移送的過程中,偵防車不但一路超速,而且還~闖紅燈。



        我本來以為會看到記者眼睜睜看著偵防車揚長而去的畫面,沒想到是看著記者跟著警鈴嗚咿嗚咿的偵防車一路超車、超速...甚至到了紅綠燈前,記者一邊罵偵防車:"太誇張了,你看一直闖耶",一邊跟在後面飆過紅燈。就像女記者事後配稿的這樣算著:一個、兩個。到了偵查地點,女記者還很義正嚴詞的大聲質問:"太誇張了~一路都超速耶...長官!爲什麼要闖紅燈呢?"



        嗯...你也跟著闖過去了,不是嗎?偵防車開著警鈴,如果不能超速不能闖紅燈;身為記者的你們,就可以了嗎?如果採訪車是停在紅燈前,看著偵防車呼嘯絕塵而去;女記者的質問或許可以聽起來不那麼刺耳。只是或許。



        趙駙馬的案子,就不提了;比較想提,新聞報導說第一家庭曾經代言臍帶血銀行、收受禮品的爭議。



        我不是說美國比較好,不過人家的確有法律明定總統、副總統不可以私人名義收受多少價值以上的禮品。台灣的民主已達近似巔峰的程度,不過風範上似乎總是差了一點。的確,台灣的法律沒有規定總統、副總統不能收受禮品;也沒有規定企業家不可以沒事到官邸陪夫人聊聊天、送菜、走動走動。但是不管是收受禮品,還是在官邸接見企業家;難道沒有瓜田李下的顧慮?所謂自重,是不是就應該先杜絕這樣的可能性發生?



        再則,代言產品。



        我個人是覺得,身為總統家人、第一家庭的成員,縱使再不願意,每一個人都有一種示範作用。這些成員代表的不只是自己、不只是這一個家;更多時候,是代表著一種選擇;一種台灣人民用選票所支持出來的選擇。很不公平,但有時候,這甚至代表著這些成員所背負的是一個國家的期望。



        用這樣的身分,適不適合從事任何私人營利事業單位的商業代言活動?



        當然,這樣要求或許不公平。就像要求陳幸妤每次把整個懷孕生產的過程攤在報章雜誌上面、要求陳致中陪同妻子的畢業典禮全程遭到媒體追問不相關的話題...這些事情一樣不公平。但是當陳水扁先生決定要參選總統的時候,他已經為自己、也爲家人作出了選擇:放棄絕大部分的隱私權。畢竟,在台灣生活那麼久;怎麼會不了解台灣的新聞媒體生態呢?



        那麼,在這樣的考量下,趙先生連續兩次以第一家庭金孫的父親身分,參與私人企業的代言,究竟妥不妥當?難道府方都沒有人想到這樣的問題嗎?



        我並不是隱涉,這是民進黨的問題;基本上,我認為民進黨執政與否只是一個時機的問題。今天換成國民黨執政六年,未必醜聞會比較少;會這般主張的,反正目前看起來也是無從比較起。國民黨當初的的確確,有著她的貪污腐敗;然而改革起家、當初就是看不慣腐化的藍色政權而起家的綠色大將,如今身陷這樣的暴風圈中,恐怕自己也從沒設想過。



        既然藍色綠色一般黑,那麼就忍不住要問,是不是輸給了人性?輸給了貪念?



        立委大爺們,不要再吵了。與其揭弊、爆料、互相批鬥;不如制定法律,去防範未來歷史重演。

Thursday 25 May 2006

為什麼要原諒?


        今天看影視新聞的時候,注意到一則小報導。



        張魁偕同妻子,從國外旅行返台參加節目錄影。妻子表示由於偷腥事件,可能張魁在台灣的演藝事業會受到影響;目前計畫到大陸發展。她說,張魁是很要面子的人,現在大家都對著他指指點點,對張魁已經是最大的處罰。她並表示,目前最讓她擔心的,是小女兒到現在還是不願意原諒爸爸。



        有點小問題:為什麼要原諒?



        這則新聞爆發的時候,電視台第一時間播出男主角曾經受訪的片段;妻子衛星連線、兒子女兒就坐在身旁的沙發上。當主持人問張魁曾經在陽明山上見過他與"某某小姐"夜遊時,他大剌剌的表示那是他"偶爾放縱的時候所作的必要調整"。這樣枉顧髮妻、枉顧家庭的人;憑什麼要得到家人的原諒?



        男人喔,一直都有兩套不同的標準;關於"性"這回事。



        姑且不論什麼家庭道德觀念了,光看看這件事情,張魁本人的反應就行了。一年前,倪敏然跟夏禕的事情鬧的沸沸揚揚,是誰跟著余天一票站出來痛罵夏禕趁著倪妻在美國破壞人家的家庭?人家妻、子在美國,你自個兒的妻、子可是就在台灣呢!!可這回,是媒體社會大眾對人家未審先判?這是什麼雙重邏輯?



        你讓夏禕辯解了沒有?



        我們並沒有未審先判吧,根本沒人去批判女方啊。新聞標題不是"已婚婦女勾引張魁",是"張魁外遇/偷腥,對象疑似已婚"。這中間的差別,當真是看不出來的嗎?



        女人傻自己就算了,不要把那套莫名其妙的邏輯,丟給小孩子概括承受。妳願意原諒他,那是妳的事情;小孩子不願意原諒他,是有理由的:作父親的把自己的母親視作無物,出了事情才想到要拉著母親的手表示懺悔;我還要再問一次:有什麼好原諒的?



        男人混過一時就算了,不要以為全天下都可以這麼風光的。管好自己的生殖器官,多用用腦袋想想家裡的人;畢竟結了婚本來就應該要受到社會規範跟審視;又不是你娶了這老婆是為了假結婚你好真賣淫。



        順道,附上我在2002年3月,看了一篇很有感觸的文章所寫的e-mail。重複的話我不說,原原本本的貼上來,因為到現在還是這樣相信。



----------------------------------------------------------------------------------------

 


        老實說,這篇文章(網上外遇)我看了很感冒。忍不住要破壞形象碎碎念...

 

        首先,作者是男人吧?睡了別人的老婆,說是自己經不起誘惑;著墨最多的,卻是女方多後悔以前給了別人...自己不知道分寸,都不說,還敢大剌剌的寫出來叫女人當處女?怎麼,不是處女男人就可以隨便睡?什麼叛逆行為?什麼誘惑?男人自己作一套說一套,還上網公佈?

 

        第二,什麼叫老公"原諒"了她?很多男人婚前能上多少女人就上多少女人,很多婚後還是這個樣子,卻要求自己的女人開天闢地以來只能有自己一個?!自己想想合理不合理...女人苦只苦在那片"證據",老實說現在外科手術很發達,真的要騙,誰能說不是真的?

 

        第三,對,我們是中國文化傳承的,對,我們有五千年的封建歷史;男人不想辦法克服心理障礙,竟怪起女人來了?然後拿個五千年歷史的沉重包袱往女人身上扔,女人何苦?

 

        第四,知道是自欺欺人,還說的那麼大聲?沒有本事放開心胸,躲起來碎碎念就好。

 

        今天,我不敢說我是女性主義者,男女平等終究是不可能的,生理心理上基本的不同點絕對存在;我也不敢說性觀念開放,沒有真感情的金錢交易我總是看不起;可是男人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將來老婆拿你不是處男跟你吵,你會不會覺得可笑?

 

        你很愛一個人的時候,你以前睡過的女人是不是真的比較重要?為什麼對自己就可以性開放,有些甚至開放到別人家的老婆也拿來睡?真要算起來,今天你們在一起,男未婚、女未嫁,愛的要死要活,一時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以後萬一,我是說萬一分手,她終究會成為別人的老婆;你是隨便睡的嗎?還是真心的?那你能說那個女人什麼?

 

        我剛剛說過,以很多男人的心態來說,結婚前他能多睡幾個就多睡幾個,事後往往拿來跟同事、同學、朋友吹噓,那個叫做戰績...可是有沒有想過?那些戰績以後也要成為別人的老婆,別人的女朋友;那麼,全世界有一半是男人,也只有一半的女人,在累積戰績的時候,男人有沒有想過這點?那又憑什麼要求以後老婆是處女?那是一對一對的分配起來都不可能辦到的神話啊!

 

        很多人說,中國文化保守、五千年封建歷史...有多少人想過,以前男人睡了女人,有什麼結果?以前男人不小心看到女人的手臂,女方要嘛上吊投井以示清白,要嘛歡天喜地敲鑼打鼓嫁出門了;男人不想背負一條人命愧疚一身,就得娶妻以示負責。現在呢?男人不用負責了,卻仍拿幾百年前的老規矩看女人,這是什麼邏輯?

 

        女人給了男人,只要是兩情相悅,我想沒什麼不可以,前提是滿18歲,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這麼做會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我也不是說女人不應該守身到婚後,只要願意,這點堅持女人可以保留;我只是說時代在改變,男人就算心理上再怎麼不能克服這點,至少也不要大聲嚷嚷,讓女人看了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生氣。

 


----- Original Message ----- 

Sent: Wednesday, March 27, 2002 8:29 PM

Subject: 我的網上外遇












我的網上外遇

           其實男人說自己能接受非處女的老婆都是自欺其人,有誰能做到真正的灑脫,你可以在別人面前強言歡笑,說自己不在意,可夜深人靜,獨自一個的時候,你未必敢對自己說不在意,人都是很自私的。


    我認識一個網友,她結婚的時候不是處女,起初她老公原諒了她,第一年還過的很平常,可過了新鮮感的時候,就經常因此而吵架,現在他們都有了一個3歲的女兒,可矛盾都發展到了離婚的地步。後來我到了她的城市去看她(比我大5歲),看的出她一厭倦了現在的生活,她覺得見網友很刺激(我是她見的第一個網友),後來我經不起誘惑做了更“刺激”的事。後來我們在閒談的時候告訴我,她很後悔當初失身,給她後來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過的很痛苦,以至於後來的叛逆心理和行爲。她還告戒我一定要找個處女做老婆。 



    我同寢室的妹妹,剛作完墮胎手術,今年只有19歲。現在的女孩往往過完了3年壓抑的高中生活,到了大學,看的新鮮的事物,就放縱自己,我現在真不知道女孩是怎麽想的,西方雖然是性開放的國家,可也是深受其害。


    我一親身經歷奉勸女孩一定要把持自己,不要輕易就把一切都給了別人,你現在看到的他不等於以後的他,等你後悔時,也給你帶來了一生的痛苦,要記住我們是中國,有著5000年的封建歷史,你開放了,可男士們都是口是心非的開放,吃虧的都是你們。





Tuesday 23 May 2006

要求不高


        只能說,外交黃部長不知道"我思,故我在"的不是康德是笛卡兒,不是他的錯。有一個連"罄竹難書"都可以要求要變通的教育部長,可愛的台灣人民還能要求什麼?



        杜部長一直都是個爭議人物,爭議的程度跟那個出了新聞局還是動不動一派排場的前姚局長差不多;甚至恐怕更過。



        前兩天的報紙新聞,整整一個版面在報導現在的中學生國文程度普遍不佳(雖然對很多人來說,這已經稱不上新聞);而部長大人竟然還覺得古文沒什麼太大的教育貢獻。



        沒有太大教育貢獻的古文,這兩天護主的貢獻可大了。



        我們英名偉大的總統常常用錯字眼跟典故,新聞媒體抓著小辮子報一報,大家看著新聞吃著晚餐笑一笑,也就過去了。誰不曾講錯話?



        更不要說嚷嚷著去中國化的,翻出一本大陸編什麼古文典故書籍,大剌剌的唸著莫名其妙就是不通的例句:"淪陷區的人民在XX統治下創造的奇蹟真是罄竹難書"??



        人家文化革命過、人家焚過書、人家專制思想、人家講的話你平常聽都不屑聽耶。



        古文之所以精巧、之所以有助於作文程度的提升,在於古人擅長用極簡的文字,表達千言萬語。就像杜部長給立委質詢的時候說的,"罄就是用盡";就像前一陣子新聞報導的,杜"正勝"就是杜"剛剛好贏"。可你一個字一個字給拆開來解釋,然後枉顧整個歷史背景的意義;還反過來批評大眾的書沒唸透徹,這明明就是"硬要拗到贏"。



        活像前一陣子流行的白痴造句法升級版。



        只能說,我們真是功德無量;對官員的氣度不要求、節操不要求、清廉不要求、專業也不要求。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既然杜部長還在位一天,學子們,什麼成語典故都甭管了。畢了業想念母校老師可以用音容宛在,拆開來解釋反正就是面容、言語都好像就在眼前。上課時間漫長就用一日三秋;照教育部長的邏輯就是一天慢的好像三年。



        反正我們要求不高。


Tuesday 9 May 2006

祝妳幸福


        今天陪國中認識到現在的死黨去挑婚紗。(當然有照片囉~)



        我親愛的好朋友就要結婚了!!



        想想,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雖然並不是我們一夥好友之中最早出閣的(另外一位好友早在兩年前披上嫁紗),可是每次相聚大夥笑鬧的模樣還是一如當年熱鬧;很難想像,其實我們已經認識了十多年。



        一起成長的這些年,好快呢。在即將出國的前夕,望著就要嫁作人婦的大姐,想著快要作媽的二姐;總覺得好像作夢。



        親愛的好友們,要幸福喔!

這是訂婚用的。

































































這是敬酒用滴。





























































這套謝客用。

(順道一提,我很喜歡這張照片,感覺像是幸福的小公主。)



















































        白紗禮服我答應大姐不放上來,那是新娘的秘密武器。

Monday 8 May 2006

沒有家教


        堂堂一個中華民國的總統,一趟出訪被國內媒體說成國際漫遊、驚異迷航,好像還不夠丟臉似的。



        打從當初堅持過境紐約、舊金山,而且嚴詞表示無法接受"美國本土以外的"安克拉治、檀香山;我的心裡就一直有點懷疑。當這樣的"過境待遇"明顯不符合自身預期,因此突然跟國家尊嚴畫上等號的時候,專心的看了好些天新聞的我更是突然有點莫名其妙。



        然後就上演了全世界有史以來最沒禮貌的外交訪問行程。



        國家尊嚴為什麼一定要等同於過境美國?我們來講老實話,綠色明明就是看到藍色風光訪美,所以想要把聲望只剩下一成多的綠色最高領導人也放在那個點,挽回一點顏面。姑且不論堂堂一個總統要跟在野黨領袖爭風吃醋是什麼樣的奇異心態使然;打算要經過人家家裡面去拜訪友人,豈有指定"我一定要進到客房裡面"的道理?當人家考量半天決定讓你從邊廳經過,竟然還躺在地上打滾叫著"這不是紐約"。



        你們所謂的國家尊嚴是這樣的?美國有沒有欠台灣這趟過境?好像沒有耶?



        然後,堂堂外交部長公開宣布"雖然不滿意,但是我們接受過境安克拉治"之後,大夥在地上看著飛機莫名其妙的往西飛。駐美代表、AIT處長、動員的華僑,全部都被這個"維護尊嚴"的行動擺一道。美國通知各媒體說:台灣方面已經決定不過境阿拉斯加;飛機上的總統跟外交部長忙著跳腳,嚷著說過境哪裡哪裡已經破局,都是美國害的,因為沒有保守秘密。



        所以你們情願一票人站在空無一人的安克拉治機場吹著從北極圈呼嘯而來的北風,茫然看著眼前一片空無,耳中聽到你們其實根本不飛這個方向的新聞?把大家耍的團團轉,就是你們的要有骨氣?



        過兩天新聞報料,說其實加拿大跟墨西哥根本不願意讓你過境。實際飛行航線降落地點從貝魯特改成阿布達比、多明尼加被改成阿姆斯特丹、總統專機還被降格成商務包機名義;你們下了飛機還一臉喜茲茲的表情,口口聲聲說台灣走出去了。這就是你們的國家尊嚴?



        外交部長當放羊的小孩上了癮,一口咬定回程要打道美國;過了兩天同行的高層官員說:我才不要、不要當美國龜兒子、又不是沒有相忍為國,人家叫我等到布胡會以後我也等了;所以結果要再飛上30幾個小時回台灣...這就是你們的"走出去"?這種情緒性的字眼,就是你們的"拼外交"?



        好像大人邊準備開飯一邊在聊天,身旁小孩吵著要糖吃,大人開口叫你待會再說。等到正式開動你繼續叫說:你們聊完天,該輪到我吃糖了。妄顧一桌好菜,只是堅持要吃到糖。



        而我們還沒講到航班駕駛飛行時數到底有沒有安全顧慮的問題。



        中國時報的社論有個唐湘龍,他問陳致中怎麼還待在這個不維護他老爸尊嚴的美國?他問美國華僑怎麼沒有回台灣來,或者群聚在美國的哪裡表達抗議?針對第一個問題,我也很好奇。前幾年還有個新聞,陳致中少爺說:"爸爸被人家欺負了,所以他要加入民進黨";那既然如此,這次怎麼沒有"爸爸被人家欺負了,所以他們家的學位我不屑要了"?這不是他老爸的面子而已,這是國家尊嚴耶。



        從小到大,人家都說,出了家門就要有點樣子,不然叫做沒有家教。所以,代表國家尊嚴的各位,可不可以不要再自己把那份全國的尊嚴放在腳下,踐踏的那麼用力了?英明偉大的總統先生,沒有糖吃,就回家了吧。



        拜託不要再鬧了。

沸沸揚揚


        最近的新聞,大概就這麼四個字一語道盡。



        其實比較引起我注意的是朋友傳來的這張圖



        其實沒什麼,也不過就這麼一張圖。可是,我們是不是...該開始檢討了?




Thursday 4 May 2006

生存之道


        這篇是從小奧跟朋友的討論中延伸出來的一些想法。



        朋友的意思是說,記者在現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為了要生存,所以報導不確實、甚至隨便亂寫,雖然是錯的,但卻是不該被責怪的。人們是不是要相信這樣虛假的報導,完全是個人的行為、個人的判斷。



        小奧跟我都不能完全贊同這樣的想法。



        理由滿簡單的,我們對於新聞業,總抱持著一個基本的概念;一個潛意識上的假設:新聞是公正、客觀的報導事實。



        如果說記者為了生存而虛構新聞是可以接受的,那麼就好像說銀行搶匪為了生存需要錢所以搶銀行;卡奴有消費強迫症為了生活所以拼命刷卡然後希望全民買單;公務員因為大家都在混,為了生存所以只好跟著墮落;高官因為大家都在貪污所以我不貪很奇怪;這些稀奇古怪的社會亂象,都是可以接受的。



        或者像小奧舉的例子,強姦犯為了發洩慾望所以衣著清涼的女孩子應該要自認倒楣。



        即使我們現在不再要求記者的專業素養,容許主播指著一張地圖說"我們suppose地球是圓的,這一邊會接到另外一邊";或者記者在新聞中闡述"父母的子宮是酸性的導致不易受孕";甚至屢見不鮮的拿麥克風堵向哀慟欲絕的受難家屬問"你現在很傷心嘛?"...就像我們不要求外交部長搞清楚說出"我思,故我在"的是笛卡兒或者康德。但是我們仍然抱持新聞是報導事實的信念在看新聞。



        如果要看偏頗主觀的虛構想像,我們會去看喜愛作家的小說文學作品;我們會每天翻開藝文版、打開一本小說、甚至看上一場電影。



        我們並沒有要求新聞必須要百分之百的準確無誤,但我們至少要求了基礎的事實根據。所以新聞才會有追蹤、後續報導;所以記者、報紙、新聞台的言論才不是公然侮辱罪之中,可受公議的範圍。



        如果要虛構報導,不如改行當小說家吧。

Wednesday 3 May 2006

高標低標


        最近有一位人物的新聞很熱門;咱們堂堂第一夫人,吳女士。



        從有沒有拿禮券、有沒有逛百貨、有沒有炒股票、有沒有買基金...一次兩次三天五天的,報紙上都是這樣一來一往的消息:甲說有,乙澄清沒有,隔了兩天甲方拿新的證據來叫說"明明就有",然後我們看到乙方也再次強調"沒有就是沒有"或者修正成"有是有,不過不是表面那樣"。



        說實話,甲方已經到了亂槍打鳥,總會有死耗子給瞎貓碰上的程度;所以就當作笑話,看看就好。



        我比較想來談這兩天很大的一個新聞標題:吳淑珍女士股票收益261萬,捐出400萬。府方並且一直強調,總統夫人沒有買股必賺、自從九十三年四月十六交付信託後,也沒有再買股票。這次決定捐出四百萬元,實際所賺卻只有261萬元...云云。



        突然有些好奇,陳總統夫婦到底懂不懂我們這些辛苦賺錢的小老百姓在計較什麼?電視上的綜藝節目請來理財專家,動不動說大學畢業的學生月薪有三萬出頭,平均起來算個三萬二,一年可以存多少多少...總統夫婦看了新聞,是不是就這樣相信了?



        現在大學文科商科畢業有三萬,拜託請舉手,好讓大家來拍拍手。



        既然這種錯誤資訊到處流傳,這些理財專家沒有人糾正;我們在乎的到底是不是這四五千塊錢的差額?當然不是。你賺了261萬、捐了400萬、中間貼上139萬,我們在不在乎?其實並不。我們自己口袋裡的錢有短少我們都不去跟人家計較,我幹嘛去計較你口袋裡少了多少錢?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有個工作可以溫飽、有個目標可以努力、有個理想可以信靠。我相信陳總統一家曾經是這樣的一個理想。不然不會台北市長作了一任、總統連續當選兩任;這種支持度不是穿上超人裝就可以達到的。



        這個議題能夠鬧到現在這個地步,很多人在乎的不在是你的錢多錢少,你炒不炒股票。



        身為一個獨立自主政府體制的最高首長,你應該有更高的道德標準。對不起,這個社會並不公平;沒有人會拿殺人犯悔改的標準去看待你。當然可以說,九十三年才開始實施財產信託法;那在這之前你的道德標準在哪裡?口口聲聲說自己的地位等同國家領導人,請問你看待自己的道德標準是不是也這樣高規格?



        我們在乎的不是你賺了兩百六十一萬,過程中還虧損五十八萬九千元;我們在乎的是,你哪來將近六十萬元可以虧損?我們在乎的是,你哪來一百三十九萬這樣捐出來?



        幾年前,號稱永遠的第一夫人蔣宋美齡過世的時候,新聞記者曾經採訪吳女士。印象深刻的是吳女士一臉不以為然的表情說:第一夫人哪有永遠的。



        吳女士,有的。



        人家蔣宋美齡一樣花錢,一樣投資。她花在字畫、古玩;她投資在文化。這是氣度的問題,不是拿錢給慈善團體買來的。



        何況,既然第一夫人沒有永遠的;難道您不該作更好的示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