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0 April 2010

字幕


         最近,突然發現自己看影集不再需要字幕了。



         以往我總覺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會透漏劇情的重大消息,都是非了解不可的資訊。



         剛開始跟男友交往時,我習慣看電影時讓他幫我把字幕功能打開。



         他本人不太會質疑什麼,他父母親有一陣子覺得很奇怪;久了也就習慣了。



         然後,幾次看電影,如果剛好碰到中文或德文對白是我聽的懂的,我總會問他知不知道內容是什麼?然後他搖搖頭,我就會接下來問他要不要知道內容。



         他總說不要,我總好奇為什麼?他說,劇情上就是不需要知道的內容,否則電影公司本身會配上字幕。



         因為我習慣了台灣慣有的字幕、習慣了台灣電影公司想盡辦法把所有的對白翻譯、習慣了身邊所有的人看到電視上出現一行字寫著「俄國話」的時候無奈的翻著白眼抱怨...。



         所以我很不解。



         現在我發現,該你知道的話,演員自然會講的慢到聽的懂。就算劇情上需要講很快,後面一句話,不論是說話的本身或是對戲的演員,往往就是解釋。



         然後我才知道。



         西方人或許習慣了;習慣了有不懂時刻,習慣了不懂也沒有關係,習慣了小小的細節並沒有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整體劇情,是所謂的big picture,全局。



         我,急卻的想要知道所有的細節、所有的資訊,卻往往忽略了這點。



         CSI裡面每個化學元素都很重要嗎?每個疾病每個症頭,那些拉丁文是重大關鍵嗎?



         或許後天學習英文的我們,的確有些單字是聽不懂的。但CSI播放了10年、邁阿密8年、紐約6年。其實很多專有名詞,很多東西聽多了,早就習慣了。



         當然,有字幕有好處的。



         我可以不用動腦袋,可以專心於劇情內容,可以清楚了解每一個字的意義。但就像陪我看了半年英文字幕的男友說的,我們往往受限於字幕的存在了。



         字幕打出來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演員要講什麼,不論角色究竟開口了沒有。所以我們笑,不是因為劇情已經演到好笑的部分,而是因為字幕好笑。



         尤其近年,電影院的字幕整個已經很口語化。什麼流行用語搞笑火星話,都已經涵蓋。所以坐在電影院裡,往往字幕一出來,大夥已經笑成一團;然後演員才開始講話。



         我承認,有時候腦袋轉不過來,聽著一句英文,可能要想一下才知道在講什麼。



         但思考的速度是多快的啊;對懂得劇情,其實沒有很大的影響。



         最近,男友跟我發現分隔地球兩端,我們可以同時觀賞同一部電影。我們會連上skype,然後倒數,在他說開始的時候,同時按下播放鍵。



         幾秒的誤差,在電影的開始,我們會進行確認,檢查速度是不是一致的。不是,我私下進行調整,或者他配合我稍微停頓。



         往往看的片不見得有字幕,我還是看懂了。真的沒看懂,其實也沒有影響劇情;好奇的話,就事後再問。



         於是,體會自己發現影片內容笑點的樂趣。



         每次上課同學問,要怎麼練英文。我都照以前聽來的說,就蓋住字幕,不要看字幕看電影啊。但自己私底下還是很依賴的。



         直到最近。



        我開始享受著,即使聽不懂,也是靠自己看懂一部片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