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istic beyond believe, and pessimistic over the top. This is, who and what I am. 樂觀的無可救藥,悲觀的無以附加。這,就是我。
Thursday, 16 March 2006
這樣的世界
這些日子,賦閒在家。
每天很好命,除了緊張有沒有學校唸之外,就是練練硬筆字(雖然好像沒什麼效果)、聽聽義大利文或日文的語言教學(好像還是沒什麼效果)、打電動、翻小說、燒片子、看電影、讀報紙、聽新聞;總而言之,就是十足十的平淡乏味米蟲生活。
然後高潮來了。
當初319槍擊案調查到最後的嫌疑犯家屬跳出來說,要翻案。姑且不論事實真相;我們也不談,蘇前立委這樣跳出來,是為了什麼樣的利己目的。我們也不講,泛藍泛綠、真調會假調會、民間或官方的問題。
我比較想講王姓某立法委員的,「人人得而銖之」。
當然啦,大家都知道立法委員講話有言論保護,所以向來是口沒遮攔的。雖然說不能算是新聞,但是總忍不住要好奇一下這些當官當立委當總統的,什麼時候要開始考慮一下自己講的話可能會對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台灣人很可愛。政治極度自由言論全面開放的情況之下,很多人對政治人物的相信是全然而毫不保留的。很多人對於所謂是非善惡的標準,只依據"我所支持的人所講的話"為最高指導原則。所以過了兩天,我們看到一位先生站在陳家家屬的門口,隔著一排警察出言恐嚇叫罵。不論這個人投票是不是投給王姓立委;總覺得這至少說明了一件事情:立委說"人人得而銖之",我來叫罵一頓叫她們閉嘴當然是可以的。
罵一頓算輕微的;萬一有天有的人從陳家誰的背後捅一刀,這個責任到底該怪誰?
怪相信自己至親,所以在沉潛一整年之後決定站出來的受害者?或者傻傻的還把台灣立委官員講的話當真實人話的死忠信徒?還是該怪罪口無遮攔,而且至今不覺得自己講錯話的立委大人?
不講319到底是什麼真相。有人說是綠色自導自演、有人說是藍色派殺手(這種說法倒是越來越少);調查報告說是對社會現況情勢不滿。難道身為受害者的只有受傷的人嗎?如果說,調查報告正確無誤,傷者難道不該檢討嗎?嫌疑犯的家屬受盡社會冷眼,而嫌疑犯被發現的時候就已經再也不能開口辯駁;她們難道不能算是受害者嗎?
這場鬧劇,什麼時候才能開始不只是藍色綠色的問題?什麼時候,各位當官當立委甚至當總統的,才會懂得去閉上嘴巴反省?哪一天,這些高高在上的人們才會想到:你們講的任何一句話,對我們這些社會上的平凡老百姓來說,都是有後果需要去承受的?
真的很期待這樣的一天到來啊。
Monday, 6 March 2006
Sentimental
向來以多愁善感著稱。
其實就是想太多加上被害妄想症,又愛哭而已。常常看著新聞,就鼻子酸酸的;灑狗血的電視廣告都能讓我眼眶泛紅,就更不要說那種超級催淚電影、劇集或者小說漫畫了。
一大早,振作的爬起來看奧斯卡。
之前看報紙上有影迷說:"宣布李安得獎的時候,可能會感動到哭出來。"我叱之以鼻,還覺得這樣的論調有點好笑。李安得獎固然是一大榮耀,只是同為中國人,又沒什麼直接關係,怎麼可能感動到哭?
至少看著章子怡紅遍全球,我就覺得莫名其妙。演技不好、氣質不佳;你只能說造化弄人,沒所謂感不感動的。相較之下,鞏俐實在是經典女人,絕佳氣質風範。
然後我看著湯姆漢克唸出:"The Oscar goes to....Ang Lee, Brokeback Mountain."
好吧,我承認的確是感動到不行,眼淚就這麼往下掉。
以一個華人導演,去掌握美國題材,甚或這樣的同性戀議題;李安的確是跨越了人種、階層、國際的藩籬。但我覺得他這麼一串獎項下來,不忘記自己的出身,才是真正難能可貴的。
錦上添花的文章網路上多的是,就這麼打住好了。
不過,我很欣賞他曾經說過,關於斷背山這部片子題材的一句評論:"這其實並不是同性戀議題;這是一段關於被壓抑的愛情,所衍伸出來的故事。"
的確,無法理解為什麼所有的焦點總在相愛的兩人都是男性的身上。愛情既然不分種族、階層;能不能也不分性別?
Love conquers all;愛情能夠克服一切。
Viva l'amore,別去想什麼同性異性雙性、黑色白色黃色、貧富貴賤;那麼這,只是一部讓人心痛的愛情故事而已。正因為愛情的心痛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懂,所以這樣的故事、這樣的電影,才能獲得這樣的迴響。
Friday, 3 March 2006
結束
四年的工作,就這樣結束了;終於。
破釜沉舟大概是這種心情。辭了工作的原因,是想要出國唸書;至於到底有沒有得唸?老實說,沒譜。雖然考試成績出乎意料的達到標準,但是申請文件中的作業,把我狠狠嚇了一跳。
兩張英翻中,兩張中翻英;加上英翻中跟中翻英的聽力口譯各一份。
有點不能理解,我要去唸的就這些東西;如果都會了,我去幹嘛?
失業第一天,我東奔西走的在台北市跟淡水之間往返,要趕辦申請截止前的最後一些文書作業。失業第二天,我回到公司完成交接手續。
然後第三天,我才終於感受到四年的工作真的結束了。
沒有想像中的不捨,但的確相當徬徨。
我現在到底是要不要找工作?我到底有沒有學校去?
離職之後,心裡是另外一種悶。
Friday, 10 February 2006
Mist of friendship
2月8號的晚間10點32分。
我在信義商圈寬廣的人行道上,剛剛離開國際會議中心,向著捷運市政府站的方向走去。
剛剛看完莫文蔚領銜主演的Rent;不過心裡想的,卻是另外一回事。
有個很要好的朋友,原本要跟我一起看這場秀;這個星期一,開始了新的工作,上班地點在新店,她的家卻住在板橋。每天早上,在捷運跟公車上晃晃晃,將近要兩個小時才到的了辦公室;下了班再搖搖搖,搖回板橋。
這場歌舞劇,原本她還沒有把握趕的上;因為第一天上班時主管告知,要和她出差一趟新竹。她打來,通知我的時候,著實有些呆愣。
她說:"我試著趕回來,可是妳要不要先找別人看看?"
當然知道她是好意,也是不得以才提出這樣的建議。不過因為覺得臨時抓人太匆促,我決定如果她趕不回台北,我就自行前往。
至於演出的票錢,並沒有打算跟朋友討;沒有使用,沒有付費的必要。我在心裡這樣打算著。
卻似乎引起了誤會。
朋友匆忙的趕到捷運市政府站,已經是開演前30分鐘;離演出場地還有段距離,兩人各據一方雞同鴨講。直到好不容易入場,看完了半場秀。中場休息時朋友的臉上一點也沒有看到表演的愉悅表情。
我只看到一臉疲憊。
於是中場休息十五分鐘之後,她起身回家了。
"好可惜。"知道我去看戲的國中死黨第二天如是說。
當晚走在台北夜色中的我,卻認真的思考著到底這一天出了什麼問題。
我對Rent的殷殷期盼,是不是對朋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我當晚對她提出或許可以考慮暫時休息,專心尋找更好的工作的建議,是不是太過不體貼也不理解不同行業之間的差別?
甚至,兩週前她訴說著跟男友分手之後持續的接到男友電話;那時候我是不是用了自以為是的態度去擅自給了其實該要她自己釐清的建議?
當初雖然她說她心意已決,我卻直覺她繼續接電話是放不開心。於是我告訴她"不要讓男孩子長期處於這種態勢"。
"溺水的人如果要救,就趕快救起來;如果不要救,就不要拋塊浮木讓對方拖到水底。"
我記得這是我當時的隱喻。
我還記得當我告訴她這麼說是為她好的時候,她倔強的說"那妳應該希望我分手"。我也記得在螢幕前的我微笑了,回答:"妳自己才知道妳想要的答案是什麼。"
這些話是不是不該說的?是不是就像有些人的論調,抒發的時候只是單純的抒發,沒有任何言語往來的必要?雖說我一直認為其實不是這樣。當我在跟朋友抒發情緒的時候,我希望獲得認同,或者甚至是建議。
可是我是不是陷入了自以為是的循環,連帶的連朋友關係,都墜入一團迷霧裡?
Tuesday, 7 February 2006
開工
過完年,收心開工;卻顯然是很失敗的努力。
2月3號第一天上班,上午上線看漫畫、中午12點不到被業務拉著去吃麻辣鍋;下午休假跑去跟朋友吃haagen-dazs。昨天進公司,研究一下新手機的功能、搜尋一會鈴聲下載;勉強作了一份報表算是公事,又連上線把沒星期五沒看完的漫畫解決掉。
說要作的翻譯作業還有一半、要寫的自傳跟讀書計畫還沒有謄打。
更不要說我昨天晚上把辛辛苦苦下載的美少女夢工廠玩出一個莫名其妙的結局,明明拼命跟王子約會卻跑去當修女的不肖女兒讓我當場無力。
我看這種生活像收工開心的成分多一點,真是墮落...Orz
Friday, 27 January 2006
Thursday, 26 January 2006
老么心態
我突然能夠理解爲什麼跟某個國中同學雖然認識十多年一直有連絡,但是實際上處的並不好。能夠不聯絡的時候,都選擇不聯絡。
我開始明白爲什麼我看當初接班的小女生努力在接我工程部助理的工作,雖然真的算的上很乖很努力,但就是有什麼地方不順眼,什麼話不順耳。
真是沒長眼,全是老么。
弟弟小我很多歲,今年也將要滿20歲了。離開家在南部唸書,原本想說;終於,好像是長大了點。可是似乎是我太高估現今的七年級老么。
今天眼科複診完八點回到家,好不容易開始吃飯。老弟開著Star World的American Idol看的不亦樂乎;我只好無聊的翻翻報紙的影劇版。家裡的規矩向來是除了作爹的可以搶人遙控器之外,誰都是先來先到。
然後飯吃到一半作爹的咚咚咚咚跑下樓來叫著網路連線斷掉了。
小鬼端坐在沙發上冷眼斜視,一臉"看嘛,我說過了"的表情看著我。我知道,作爹的下載東西沒有限流,網路動不動就斷線、延遲,這點很惹小弟嫌棄。
開口問網路下載要不要限流,老爸有聽沒有懂;於是閉嘴,想說晚點上去幫他設定限制下載上載量。作爹的卻指揮說"看誰打個電話去問問看是哪裡的問題。"有事,弟子服其勞的意思。我扒了口飯,示意回家過寒假的小鬼去打個電話。
我忘了小鬼的心態是回來享受的。
嘰哩呱啦的背著父親唸東唸西,然後竟然說出"好險網路主機裝在我這裡,單機連線沒有問題"。當場傻眼,現在是這樣教小孩的?然後碎碎唸的內容就演變成我任意指使他作事情。老天爺可憐我,我飯還剩半碗。
現在學校到底學些什麼?
我想起工程部的小妹妹,那天急衝衝的要拿東西過來問總經理。第一次被我擋回去,我說老闆在打電話;過了半個小時她又跑來,很積極的問說現在可不可以?我回她老闆在開會。沒想到一個小時後她又跑過來,我實在不好意思再推走她一次,領著她到門口問剛開完會的老闆當下有空嘛?
老闆用一貫的脾氣嫌棄:"有那麼急迫嘛?"
沒想到隔天中午吃飯的時候聽說為了這點小女生生了兩天的氣。一群助理聊起,我才發現小女生還真是有脾氣;原來一切平和安靜都是粉飾太平。原來當初嫌我嫌的要死的工程主任現在是啞巴吃小辣椒;原來我還算乖巧聰明。
那種大家都應該幫我讓我的心態,簡直像是被寵壞。
Wednesday, 25 January 2006
賣雜貨囉~
堂堂星艦艦長,改行賣雜貨?有沒有搞錯?
如果大家有注意在看,連結的地方出現了一個雜貨小舖。
賣的可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說到這,X頭牌沙茶醬非常有創意的廣告,巧妙的在六個書法字的後方放上一罐沙茶醬,創意十足。不知道大家看過否?)、酸甜苦辣澀鹹...。
艦長賣文。喜怒哀樂、嬌嗔癡怨(??);攤開來曬太陽。
有空除了去他的行星逛逛,請各位也去他的雜貨舖光顧光顧。
Monday, 23 January 2006
後知後覺的分享
於是,在上演了大和解跟藏鏡人戲碼之後,我才收到這封轉寄的e-mail。
或者該說,我才看到這封寄來有些日子的信件。我覺得這封信寫的很好;好到雖然時效過了也忍不住要拿出來分享。雖然依照現在的社會標準而言,或許又太過毒舌了一點?
所以,親愛的朋友,就麻煩你忍受我舊話新提吧。
------------------------------所以以下是轉載文章,google抓出的原文出處如下分隔線------------------------------------
你可以再懦弱一點
司空摘星
這兩天看著你,和你的家人在電視新聞裡的表現,我一直想,你,還有你的家人,不覺得可笑嗎 ? 看你的母親哭倒在床邊,喊著:「還我兒子來 ! 」是要叫誰還呢 ? 這麼懦弱的行為,是想給這個社會帶來什麼示範呢 ?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那個滾在地上賴皮的炸雞廣告。廠商當時沒找你演,實在太可惜了,埋沒了你的才華。
我先說個故事,你聽聽看。大學時期,有位老師,課堂上閒聊,問了大家一句:「請問各位同學認為,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裡,那一個人物最有智慧 ?」
猜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當然很多,猜銀心、四九的也不少。但是都沒有人猜對。老師這才揭曉謎底,說是祝英台的爸爸。
他說這個老員外有智慧,因為他一眼就看得出來梁山伯是個沒有用的東西。梁山伯後來的表現也果然如此,感情上受了挫折就要尋死覓活,搞到抑鬱而死,還拋下了辛苦養育他長大、栽培他唸書求學,期待他出人頭地的寡母。怎麼可以把女兒嫁給這種經不起一點打擊又不孝的孬種呢 ?
當然他有一點故意曲解了故事的內容。但是想一想,難道不是嗎 ? 不論是感情或事業,求學或家庭,有誰不用常常面對各種程度不一的挫折 ? 遇到打擊就哭天搶地的人,能成什麼事 ? 真的把祝英台嫁給梁山伯,說不定孬種梁山伯有一天事業不順,就買一包木炭回家燒來全家享用呢。
所以我要說,你實在太懦弱,太給父母丟人。
你去參加的節目,是的,進行的方式,有可爭議之處,我不喜歡。但是,難道你在參加節目之前,不知道節目的性質 ? 不知道可能會受到的待遇 ? 你又不是第一個被嚴厲、不留情面批評的表演者,難道過去其他受到相同待遇的藝人、參賽者,都有變成像你現在這種要死不活的樣子嗎 ? 你是想憂鬱給誰難過啊 ?
你的懦弱表現,太對不起在社會上許許多多家世背景比你差,但卻仍然奮力上進的人。
你以為只有你在受挫折啊 ? 被寵壞的大少爺 !
當年有個年輕人,推銷自己生產的計算機,客戶嫌東嫌西,最後還當他的面把計算機摔到地上,你覺得這樣夠不夠羞辱 ? 換作是你,是不是又要崩潰 ? 你知道人家怎麼做嗎 ? 他把計算機撿起來,拍一拍,拿給客戶看,說:「你看我這計算機多好,摔都摔不壞。」他是誰,你自己去找書看。人家現在也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了。
我不禁思考了一番,想知道是什麼想的環境培養出你這種遇到問題就龜縮、逃避、推卸責任的性格。
我看到你的父母,也不過就在幾個月前,也有類似的表現。你父母的一個朋友,上吊死了,他們怪責一名女子,但這名女子,卻曾在他們朋友人生最艱困的一段,付出心力相伴過,這是連朋友的妻子也不願做的事。你的父母怪責女子介入人家的家庭,但又怪責女子,在最後捨他們的朋友而離去,造成朋友輕生。
這名女子,反正跟著這個連妻兒都棄他不顧的男人也不對,離開他也不對。
我不禁要問,他困頓的時候,在國外逍遙的正牌夫人,可曾回國照顧他、幫助他、鼓勵他 ? 這難道不是夫妻關係的意義 ? 莫非,你父母這位朋友,只是他妻兒的賺錢機器 ?
啊,反正都是別人的錯啦。
你父母帶頭將這名女子打成妖魔,將朋友風光大葬,把未亡人扶上正位,接受大家的安慰。我看著出席的頭臉,想著當初若一人出一點力,這朋友或許可以不必死。想著當初若妻兒回國減輕他的負擔,這朋友或許可以不必死。
你的父母,別的時候我不知道,但單就此事而言,行事為人沒有是非。去踐踏一個無力反抗的心碎女子,總是比面對自己的心虛容易。光就那個時候來說,你的父母就為這個社會做了很不良的示範,其不良的程度,不會比介入別人的家庭更輕。
或許在家中,你看過更多更不良的示範吧,我並不知道。但我相信你這麼不倫不類,和家庭教育有脫不開的關係。
被寵壞的大少爺啊,你可能不知道,這社會上所有的人,不論哪一行哪一業,隨時都在面對不同的打擊和挑戰呢。你只不過是一場演出被嚴厲、毫不留情的批評了,就擺出這付全天下對不起你的樣子,會不會演得太過頭 ? 你母親哭倒床沿,會不會做作得太可笑 ? 有這樣的媽,莫怪有這樣的你。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連個像樣的工作也找不到,連下個月的生活費也有問題 ? 你知不知道大概有十萬人,花了好幾年的時間用功讀書,取得教師的資格,才發現沒有學生可以教,只能抱著那張沒有用的證書,另尋出路 ? 你知不知道還有很多人,大學畢業後多花了幾年拿到碩士學位,卻發現去上班的起薪只有兩萬八 ?
你對這個社會做了很不良的示範。你母親也是。那些為你和為你父母幫腔的朋友也是。你還浪費了新聞資源。大家需要花這麼多時間,去看一個懦弱的成年男子沒出息的姿態嗎 ? 新聞工作者們是不是也該檢討了 ?
你希望得到什麼呢 ? 評審虛假逢迎放水的吹捧 ? 大家都被嚴厲對待,你憑什麼可以例外 ? 還是希望得到社會大眾的同情 ? 我不但可以給你同情,我還可以可憐你。反正可憐你不用花錢。
你父母那位朋友自殺,對這個社會,固然也是一個不良的示範,但是他畢竟曾在接二連三的困境裡,努力奮戰過。到了最後身心都撐不下去了,他還是選擇默默的,找一個偏蔽的地方,獨自處理自己,不想給這個社會添麻煩。你呢 ? 你只是一場演出的挫折,你和你的父母,就想把這個社會搞得不得安寧嗎 ?
不要太自我膨脹了,大家只是看笑話而已。不信,你可以再更懦弱一點,真的照那個炸雞廣告,在地上滾吧,賴皮吧,我相信會比你現在的表現,又更叫座一點。你不妨試試看。
-------------------------------------轉載結束,請大家起立鼓掌致意三分鐘的完結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