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istic beyond believe, and pessimistic over the top. This is, who and what I am. 樂觀的無可救藥,悲觀的無以附加。這,就是我。
Sunday, 16 March 2008
The other Boleyn girl
台灣翻譯成美人心機的電影。講的其實是,英國鼎鼎大名的,Anne Boleyn。
對這段英國歷史之所以有興趣,應該是從國中看到一篇讀者文摘上的文章開始。那篇書摘,好像題目叫做亨利八世和他的六個妻子。
Anne Boleyn有名在於,她憑美色,迫使長久信仰天主教的英國國王與羅馬教廷決裂,另創立新的教派....唯一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夠與王后離婚,好迎娶她。幾年之後,她卻被冠上女巫與叛國之名,成為第一位被斬首的王后。她同時也是把英國帶向盛世的,Cate Blanchett都演過兩次的,伊莉莎白女王的生母;處刑的時候,伊莉莎白還不滿三歲。
但片名叫做The "other" Boleyn girl。
原來,Anne的姐姐Mary,也曾是亨利八世的情婦之一。電影原著小說最被批判的一點,在於把Mary寫成了妹妹,而讓Anne成為長女;事實上,多數歷史學家認定Mary才是長女。(小說裡其它的問題還有,兩姐妹都曾長期派駐法國宮廷,也都曾是法國國王的情婦。)
不過片子不像當初想像的,只是圍繞著Mary Boleyn跟亨利八世打轉。
亨利八世先看上Mary,於是Anne成了the other Boleyn girl。而當Mary懷了亨利的骨肉,Anne趁虛而入;於是,Mary又落的,the other Boleyn girl的地位。這是在歷史上有考證的。
電影總的來說,算是圍繞著Anne跟亨利八世。峰迴路轉的劇情,快速的交待了,大概前後十多年的歷史。有疑慮不想看文藝古裝愛情片的,放心,他其實不那麼愛情。
想看這部片的原因,除了歷史,另外一個原因是兩位女主角。Scarlett Johanssone跟Natalie Portman。以往的電影裡,Scarlett Johansson總是演豔麗女主角、而Natalie Portman演的總是清純可人的角色。
在這部片裡,Natalie卻飾演著心機算計的Anne;而Sarlett扮演著天真沒心眼的,Mary。
光看兩個飆戲的美女,也可以忘卻沒啥演技表現的Eric Bana。
Labels:
看的玩的精神食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