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6 March 2006

這樣的世界


        這些日子,賦閒在家。



        每天很好命,除了緊張有沒有學校唸之外,就是練練硬筆字(雖然好像沒什麼效果)、聽聽義大利文或日文的語言教學(好像還是沒什麼效果)、打電動、翻小說、燒片子、看電影、讀報紙、聽新聞;總而言之,就是十足十的平淡乏味米蟲生活。



        然後高潮來了。



        當初319槍擊案調查到最後的嫌疑犯家屬跳出來說,要翻案。姑且不論事實真相;我們也不談,蘇前立委這樣跳出來,是為了什麼樣的利己目的。我們也不講,泛藍泛綠、真調會假調會、民間或官方的問題。



        我比較想講王姓某立法委員的,「人人得而銖之」。



        當然啦,大家都知道立法委員講話有言論保護,所以向來是口沒遮攔的。雖然說不能算是新聞,但是總忍不住要好奇一下這些當官當立委當總統的,什麼時候要開始考慮一下自己講的話可能會對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台灣人很可愛。政治極度自由言論全面開放的情況之下,很多人對政治人物的相信是全然而毫不保留的。很多人對於所謂是非善惡的標準,只依據"我所支持的人所講的話"為最高指導原則。所以過了兩天,我們看到一位先生站在陳家家屬的門口,隔著一排警察出言恐嚇叫罵。不論這個人投票是不是投給王姓立委;總覺得這至少說明了一件事情:立委說"人人得而銖之",我來叫罵一頓叫她們閉嘴當然是可以的。



        罵一頓算輕微的;萬一有天有的人從陳家誰的背後捅一刀,這個責任到底該怪誰?



        怪相信自己至親,所以在沉潛一整年之後決定站出來的受害者?或者傻傻的還把台灣立委官員講的話當真實人話的死忠信徒?還是該怪罪口無遮攔,而且至今不覺得自己講錯話的立委大人?



        不講319到底是什麼真相。有人說是綠色自導自演、有人說是藍色派殺手(這種說法倒是越來越少);調查報告說是對社會現況情勢不滿。難道身為受害者的只有受傷的人嗎?如果說,調查報告正確無誤,傷者難道不該檢討嗎?嫌疑犯的家屬受盡社會冷眼,而嫌疑犯被發現的時候就已經再也不能開口辯駁;她們難道不能算是受害者嗎?



        這場鬧劇,什麼時候才能開始不只是藍色綠色的問題?什麼時候,各位當官當立委甚至當總統的,才會懂得去閉上嘴巴反省?哪一天,這些高高在上的人們才會想到:你們講的任何一句話,對我們這些社會上的平凡老百姓來說,都是有後果需要去承受的?



        真的很期待這樣的一天到來啊。

Monday, 6 March 2006

Sentimental


        向來以多愁善感著稱。



        其實就是想太多加上被害妄想症,又愛哭而已。常常看著新聞,就鼻子酸酸的;灑狗血的電視廣告都能讓我眼眶泛紅,就更不要說那種超級催淚電影、劇集或者小說漫畫了。



        一大早,振作的爬起來看奧斯卡。



        之前看報紙上有影迷說:"宣布李安得獎的時候,可能會感動到哭出來。"我叱之以鼻,還覺得這樣的論調有點好笑。李安得獎固然是一大榮耀,只是同為中國人,又沒什麼直接關係,怎麼可能感動到哭?



        至少看著章子怡紅遍全球,我就覺得莫名其妙。演技不好、氣質不佳;你只能說造化弄人,沒所謂感不感動的。相較之下,鞏俐實在是經典女人,絕佳氣質風範。



        然後我看著湯姆漢克唸出:"The Oscar goes to....Ang Lee, Brokeback Mountain."



        好吧,我承認的確是感動到不行,眼淚就這麼往下掉。



       以一個華人導演,去掌握美國題材,甚或這樣的同性戀議題;李安的確是跨越了人種、階層、國際的藩籬。但我覺得他這麼一串獎項下來,不忘記自己的出身,才是真正難能可貴的。



        錦上添花的文章網路上多的是,就這麼打住好了。



        不過,我很欣賞他曾經說過,關於斷背山這部片子題材的一句評論:"這其實並不是同性戀議題;這是一段關於被壓抑的愛情,所衍伸出來的故事。"



        的確,無法理解為什麼所有的焦點總在相愛的兩人都是男性的身上。愛情既然不分種族、階層;能不能也不分性別?



        Love conquers all;愛情能夠克服一切。



        Viva l'amore,別去想什麼同性異性雙性、黑色白色黃色、貧富貴賤;那麼這,只是一部讓人心痛的愛情故事而已。正因為愛情的心痛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懂,所以這樣的故事、這樣的電影,才能獲得這樣的迴響。

Friday, 3 March 2006

結束


        四年的工作,就這樣結束了;終於。



        破釜沉舟大概是這種心情。辭了工作的原因,是想要出國唸書;至於到底有沒有得唸?老實說,沒譜。雖然考試成績出乎意料的達到標準,但是申請文件中的作業,把我狠狠嚇了一跳。



        兩張英翻中,兩張中翻英;加上英翻中跟中翻英的聽力口譯各一份。



        有點不能理解,我要去唸的就這些東西;如果都會了,我去幹嘛?



        失業第一天,我東奔西走的在台北市跟淡水之間往返,要趕辦申請截止前的最後一些文書作業。失業第二天,我回到公司完成交接手續。



        然後第三天,我才終於感受到四年的工作真的結束了。



        沒有想像中的不捨,但的確相當徬徨。



        我現在到底是要不要找工作?我到底有沒有學校去?



        離職之後,心裡是另外一種悶。